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牧医护航,强农力行——我校开展2025年全国涉农高校“百名博士老区行”跨校联合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8 点击数量:

“肉牛蹄叶炎容易在夏季发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比如近期高温和雨水导致地面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发病。针对这种情况,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饲料方面要青饲和精料结合,用0.1%的高锰酸钾,每周给牛蹄浸泡三到五次进行消毒,清除腐烂组织……”我校“青年兽医拔尖人才”、“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成员”、动物医学学院临床兽医学博士李晓伟正在解答养牛户提出的牛病问题。

李晓伟解答养牛户提出的牛病问题

7月17日,为响应中国农业大学发起的2025年全国涉农高校 “百名博士老区行” 社会实践活动,我校联合了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共同参与,组织了临床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的10名博士,由动物医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鑫琳、副处级辅导员霍晨光、团委负责人邹云飞带队,深入双城区青岭满族乡,开展了以“牧医护航,强农力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走访学习当地养殖经验,普及人畜共患病相关知识,并与养殖户进行深度交流,切实为农户百姓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活动伊始,一行人参观了“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实践队员们深刻学习了革命先烈们不惧艰难险阻、英勇斗争的辉煌历史,使同学们深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参观活动结束后,全体党员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了一次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党日活动。

参观“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

重温入党誓词

随后,实践团走访了哈尔滨牧娃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大鹅养殖为主营项目的企业。“我们一直相信科技能让养殖更高效。这些年我们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把技术成果应用到养殖中去,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调控环境、优化饲料等技术,反季节饲养大鹅,不仅提高了效益,也让产业链更灵活。”公司负责人张春玲介绍说。队员们参观了厂房和养殖孵化设备,详细询问了设备的运作原理,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对现代大鹅养殖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地了解。

走访哈尔滨牧娃科技有限公司

当天下午,实践团来到了当地养殖户的家中,农户看到博士团的来访,纷纷询问起在养殖方面遇到的问题,如:鸡饲养中,如何应对近期的高温天气;小牛腹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肉牛蹄叶炎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博士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现场为养殖户们答疑解惑,传授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预防方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鑫琳说:“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始终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使命,依托专业优势,在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以及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此次开展社会实践,希望能为农户解决一些生产实际问题,引导博士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人才。”

走访当地养殖户

走访结束后,实践团到双城区青岭乡政府办公室召开了座谈会,青岭乡乡长付宇初、副书记马萍,当地各村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上,我校博士生王嘉欣进行人畜共患病知识宣讲,宣讲结束后,农户与博士生就畜禽养殖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并一致同意未来在乡镇与高校之间,围绕社会实践、技术交流及实际问题解决等方面开展广泛持续的交流与合作。青岭乡政府领导表示,通过这个合作的平台,能直接对接高校的先进技术和养殖理念,一些棘手的养殖问题可以迅速找到破解的办法,从而更加坚定养殖户的信心,对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王嘉欣开展人畜共患病知识宣讲

据悉,此次活动是在全国涉农高校“百名博士老区行”活动开展20周年的背景下进行,旨在引导广大青年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以专业优势与实际行动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我校本着“校地合作、基地共享、跨校组队、互学互鉴”的工作原则,高质量开展实践活动,将三所高校的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相关专业力量汇聚起来,形成了更强的服务合力,围绕学科特色、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立足当地实际需求开展调研实践,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方案。

实践团与青岭乡政府工作人员合影留念